于航老师认为自发型季节性移民属于我国内部移民体系中具有特殊性的移民方式,其生计与生活方式与异地扶贫搬迁移民和生态移民具有较大差异,研究自发型季节移民具有现实和理论上的双重意义。
郝佳老师指出,在季节性移民群体特征上,老人年成为季节性移民的主力军,大量的“候鸟老人”迁入对迁入地城市的医疗系统、社区服务、社会福利、养老空间等养老系统提出新的挑战。季节性移民给迁入地带来经济创收的同时,需要当地政府对养老承载力有精准的判断,及时制定相应的养老政策,保障“候鸟老人”的养老需求。
高娟老师认为,在移民空间跨度上,海南省三亚市的季节性移民一般属于跨省域流动,这导致了移民者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关系发生较大变化,生计与生活方式是移民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是判断移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季节性移民者的生计与生活方式,能够及时发现移民者的生计特征和生计问题,帮助移民者及时融入迁入地的社会生活,同时也为适宜季节性移民迁入地的城市提供经验支持。
王长飞老师提出,季节性移民者的流动性决定了其具有独特的生计与生活方式,移民的季节性决定了生计与生活方式的灵活性和季节性。通过观察发现,滋养型生计模式成为季节性移民的主要生计方式,尤其在老年移民群体和流动性较强的青年群体。所谓滋养型生计模式,是指季节性移民群体继续依赖迁出地的生计资本,或随着移民时间延长,迁入地构建起来的生计资本同迁出地的生计资本共同组成季节性移民的生计方式,迁出地与迁入地的生计资本随着季节性人口流动表现出季节性滋养的生计特点。
会后,四位老师就项目研究方向进行了充分讨论,对三亚市的季节性移民有了进一步的判断,这在该项目今后的展开和研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