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十五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八届研究生论坛于2023年8月8日至9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新城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承办,来自全国150多所高校、350余名同学参加。此次论坛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实践”。在海量的申请参加论坛的学生所提交的论文中,我院社工2001班杨惠、魏佳瑞、郝艺涵、姜彤彤四位同学所撰写的论文初步入围,获邀参与线下交流讨论。
大会发言中,魏佳瑞、姜彤彤同学做了题为《社区营造视角下的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以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为例》的论文报告。论文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椰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社会学实地研究的方法剖析东郊镇社区传统椰雕技艺发展的现状。从文昌市东郊镇椰雕的发展现状及难题、东郊镇社区营造因素的分析、社区营造介入传承与发展的可行性这几个方面展开阐述。结合实际调研结果,主要从“人”和“文”两个方面作为社区营造的重点,浅析“地”“景”“治”“产”这四个方面在社区营造中发挥的作用,激发居民形成对社区文化的共同体意识,促进社区自组织的发展,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从而激发社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发展东郊镇非遗文化椰雕的同时为当地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提供一个社区发展的新方案。
杨惠、郝艺涵同学的报告题为《身躯的互换: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建构研究》。此次论文报告关注到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老年群体”成为整个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为不断提升养老质量,实现供需之间的精准匹配,社会各方与之相关方面的服务也不断拓展健全,尤其是在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方面也同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基于此,选取L社区中55-70周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以L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项目作为案例,以群体动力学作为分析视角,阐述服务当中社工从“身躯的初建构-身躯的双向互动-身躯的互换形成‘第三身体'”的一系列建构过程,并分析其中社工与L社区老人两个群体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内在逻辑,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在服务对象心理需求介入中的作用及可行性,最终得出结论良好的专业关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提升服务的质量。
此次“第十五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八届研究生论坛”众多学者汇集于此,我院的几位同学在分论坛分享道:“自己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也受到教授们的指点,收获颇丰,对于写作论文的标题凝练度、定义准确度等方面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听讲来自各大高校学者们对于文章的解读,发现了研究视角的多元新颖,论文饱含深度厚度和温度,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研究者的主观感受和对象感受的区别,对社工专业有了更深的认知,也期待在不断学习的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最后,衷心的感谢哈斯额尔敦、苏米雅、敖其尔巴图三位老师在论文创作过程中的悉心指导。”
(文图:杨惠、魏佳瑞、郝艺涵、姜彤彤 审核:蒋正喜)